学生工作Student work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交通学子在2025年首都“挑战杯”中再创佳绩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10 点击量:

近日,“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落幕。赛事聚焦首都发展实际需求,围绕“青砺基层”社会治理、“青振京郊”乡村振兴、“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多个主题展开,吸引了来自北京各高校的众多优秀项目参赛,竞争激烈、精彩纷呈。

在本次大赛中,交通学院积极申报自主创新项目、悉心指导学生参赛团队,共斩获4项特等奖(其中3项为擂主项目)、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及12项三等奖。面对城市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发展与未来产业变革等复杂社会课题,我院参赛队伍紧贴时代脉搏,聚焦真问题、提出真方案,展现出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创新攻坚的使命担当。

其中,3个特等奖“擂主项目”凭借卓越的实地调研、精准的技术路径和突出的现场答辩表现成为赛事焦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特等奖擂主项目,共同感受交通学子的创新实践与青春风采。

擂主项目风采

知行X:城市级多模态交通预测治理大模型

指导老师: 马晓磊

团队成员: 赵恺琦、张远波、倪梓睿、闫昊阳

48FA7

项目简介:项目提出名为“知行X”的城市级多模态交通预测治理大模型。突破传统预测的时空局限,实现超大城市规模下多交通方式的态势预测;设计多模态时空对齐网络,分析未来交通状态与异常事件的关系,实现异常事件下交通状态的精准预测;构建交通领域的对话式时间序列智能体,生成分析报告和治理策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站式决策服务。项目系统性解决发榜单位的命题要求,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京津冀TraMind交通智脑——高速公路网拥堵预测与优化决策系统

指导老师:张钊、于滨、丁川

团队成员:梁文哲、张思遥、王曙光、张启航、莫磊、康乐陶、高义婷

A967F

项目简介:本项目提出构建由推理大模型驱动的京津冀高速交通缓堵智能系统。通过功能模块化、思维链优化和领域认知训练提升模型对交通垂直任务的理解,搭建智能体中枢整合场景自适应的流量预测模块对路网实时监控和预判,建立管控专家模型库引导智能体深度分析生成缓堵决策,并自动执行交通仿真进行决策有效性验证,最后在评估中引入韧性指标,实现面向节假日尖峰流量和事故扰动场景下,从高速路网状态感知、预测到管控优化的全链条增强和可持续迭代

科技赋能·智护长城

指导老师:崔文杰、谢正洋、张迎晨

团队成员:张帅杰、刘戈、樊欣雨、翟重庆、戴铖昊、魏然、武孝天、王方宇、赵映然

1FD1A

项目简介:八达岭长城作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不仅关乎历史遗产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象征。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本项目旨在构建一套智能化、高效的长城文物保护体系,通过融合前沿科技与文物保护技术,从多源数据融合高精度三维数字化重建、大范围长城边坡失稳分析及滑坡预警、砖石长城的风化分析与结构损伤检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与应用,实现对长城的全面监测、预防性保护和智能管理。这一体系的构建将不仅提升长城保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还将为长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6574

本次“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不仅是一次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更是我院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理念的有力体现。学院持续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为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贡献青春智慧。

向所有获奖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指导教师致以诚挚感谢!期待更多交通学子在追光逐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再创佳绩!


上一条:交享月报 | 向春迎夏,集彩扬华,一起来回顾交通人五月精彩瞬间
下一条:交通学院举办“拖延背后的心理及应对“积极心理体验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