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personnel training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动态
交通学院在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中获得佳绩!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31 点击量: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交通学院荣获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成绩斐然。下面来一起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1470C

交筑未来实践队:智能点亮希望,支教浇筑未来。

21046

24B6E

在实践期间,实践队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大小实践活动共计达 86 场次,其中科普宣讲活动总次数 58 次,实地调研活动总次数 28 次,覆盖河南、江西、河北、四川、陕西五省六市十六区县,惠及中小学生、社区群众、中老年人、乡镇干部以及线上网民等全年龄段群体20000余人。在河南徐家坪中学和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以智能小车为核心载体讲解编程,放飞孩子们的科创梦想;在江西龙南的渡江镇小学、信丰的坑口村小学,通过传授航天知识为孩子们埋下空天报国的种子;在四川南部三中、二中和南部中学里,将智能小车作为载体讲解人工智能、结合“青少年消费误区”解投资知识,让知识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前沿科技赋能产业,科技创新惠泽生产。

2130D

1FDCE

实践队通过实地调研科技转化等方式,深入探索前沿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队伍走访江西赣州安远智慧交通中心、河北张家口明阳新能源产业基地等30余所代表性产业基地与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其产业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宁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交流前沿科技成果并了解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同时,在江西赣州安远智慧交通中心调研了“1+1+N”智慧交通体系及TOCC平台,了解了智慧系统如何管理县域交通。

依群施教惠泽全体,精准科普温暖人心。

1ECDD

20241

针对不同群体,实践队设计了“多元化、分层次、定制化”的科普方案。例如,在江西于都车溪乡为基层干部和乡村医生开设AI科普课程,讲解AI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在河北万全区康泰养老中心面向老人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科普,用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套路并发放慰问品,兼顾实用性人文关怀;在陕西宁强实验小学钱学森书屋,用丰富的航空航天知识为小学生讲解航模制作过程,让难以理解的航空航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孩子们在制作航模的乐趣中点燃梦想的火花。

构建长效生态体系,打造双循环科普模式。实践队联合工信部直属7所高校,今年又与中华女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联合进行实践活动,并且与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主力、企业主能、社区主阵、媒体主推”的完整体系,集中了各方的优势资源,并通过分层次、分主题设置专题科普讲座等微观机制,促进了实践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从而取得了优异的实践成果。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共形成91篇高质量原创图文内容,累计阅读量超10000次,受众满意度高达97.02%;被总计8个媒体报道,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反响。

26172

5143E

乘九御风实践队:政策宏观引领,“三轮总结”推进实践队深入解读深圳、上海、北京、四川四地的低空经济政策并进行对比,从中掌握低空经济在各地多层次、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格局;采用“一轮记录、二轮企业总结、三轮横向分析”的三轮总结方法,确保调研工作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全链深度调研,走访企业一线。实践队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低空经济“政、学、研、产、用”全链条展开深度调研。实践队走进清华大学辆与运载学院,深化了对低空经济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认知;

走进北航深圳研究院,聚焦低空经济核心痛点,深度调研“无人机非法飞行(黑飞)”等行业关键难题,剖析低空经济研究机构产学研协同机制;

走进峰飞航空、亿航智能、御风未来等代表性企业,参观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测试平台,直观了解eVTOL和飞行汽车的设计制造流程、技术突破成果与产业化进展,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深度交流,获取产品研发、适航认证、市场布局等方面的一手信息围绕低空经济的技术瓶颈、政策环境、市场前景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深化了对低空经济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认知;

走进合翼航空小鹏汇天两大低空经济先行企业,聚焦大众化娱乐场景的混合动力飞行产品,剖析低空经济在未来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化。

1D1FC

1DC27

广泛社会科普,宣传积极发声。实践队利用线上媒体平台进行科普,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范围和效率。通过公众号发布2025暑期相关内容,包括15篇推送5个视频,阅读量达到6500次,创下新高。同时,实践队在北航实验小学举办线下科普活动,以“课余生活”为主题,结合国家无人机队列和日常生活中的无人机应用,分享实地调研经验,为学生提供了一堂富有启发性的“空中课堂”,帮助他们理解低空经济。

实践队将以此次实践调研为起点,持续跟踪低空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深化与优秀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也期待更多北航学子能够加入这一充满潜力的领域,共同为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贡献力量。

交通新语实践队:聚焦试点经验,深研战略落地路径。实践队围绕“探索交通强国试点单位建设经验”,通过座谈交流和走访调研,结合多主体、多领域探究、分组研讨、志愿实践、推广宣介,深入25家单位,涵盖智慧交通、绿色港口、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在杭州、钦州、徐州等地,聚焦不同主题进行调研。通过每日复盘和专题研讨,形成《交通强国建设青年观察报告》,总结试点单位在跨部门协作、技术标准化、资金可持续等方面的创新经验。

30A66

6EFC8

创新校际协同,凝聚多元学科优势。实践队突破校际壁垒联合十所试点高校83名师生,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高效协作团队,并构建了“导师指导-专业培训-实地调研”三级实践体系。通过分组调研、集中讨论、成果共享的协作模式,整合各校在车辆工程、智慧交通、软件工程等专业优势,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调研团队。校地联动方面,与三地交通运输部门、港航集团、科创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为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搭建长效平台。

1F163

践行学用融合,强化青年担当使命。实践队伍坚持思想引领,开展2次主题学习,参观5处思政教育基地,深入学习交通强国论述与政策,参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筑牢思想根基。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提升育人效果。队员在杭州火车站参与客运引导等服务,体验交通系统民生温度;在平陆运河建设现场,与年轻工程师交流,感悟使命感;走访徐州“四好农村路”村落,深化对“交通先行”战略的理解。

6468F

构建传播矩阵,扩音交通强国故事。实践队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体系。以微信公众号“Trans新语”为主阵地,联动微信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平台,发布30余篇深度图文及纪实短视频,全平台阅读量超10万次,内容涵盖智慧交通系统应用、绿色航运技术突破、低空经济创新场景等主题。实践成果同时获得了中国网、中国基层网、广西日报等13家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总曝光量达12万次,有效提升了交通强国战略的公众认知度与社会影响力。

5156A

2025年交通新语实践队通过跨校协作、多维调研与成果转化,彰显了青年学子以专业视角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闪光”,为交通强国蓝图增添了生动注脚。未来,实践队将持续深化“调研-宣讲-献策”闭环,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交通学子走遍神州大地,在产业调研中绘就创新蓝图,在科普教育中传递空天火种,在田间地头推动乡村振兴,用定制化服务传递人文关怀,以青春之名,筑强国之基。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引领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锤炼本领,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将“政、产、研、学、用”有机融合,让“交通强国”的宣讲声传遍四海。以实干为舟,以创新为帆,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绚丽华章!


上一条:喜迎建校73周年 交通学院校庆嘉年华外场活动精彩回顾
下一条:交通学院举办2025年STIP科创实践计划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