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Student work
学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动态
迎新·你好交通人 | 干货满满,快来查收Ta们的成长秘籍!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2 点击量:

落叶知秋,秋风送爽,所有的美好都在这个季节如约而至。怀揣梦想与憧憬的你,是否有对新起点的彷徨?是否疑惑怎么样才能让新的校园时光有更多绚烂多彩的光芒?

现在,机会来了!为帮助新同学们更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个人成长有更好的规划,交通学院特邀请四位学长学姐,针对不同阶段的新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心得与祝福。快来一起看看吧!

尚高,2021级博士研究生

18C58

尚高,2021级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于2025年6月毕业,博士期间师从陈军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基础设施健康检测,以第一作者/学生一作发表SCI论文6篇,在读期间担任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曾获北航“沈元奖章”、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学术创新成果奖等荣誉奖励,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

兴趣导向,积极探索

积极与导师交流,并通过广泛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来寻找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将兴趣和研究方向相结合,并为之付出努力,则可以创造出可观的成果。

自信乐观,沟通协作

科学探索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要为一次失败而气馁,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后的成功会让自信心建立起来,同时遇到问题时要与师长和同学们积极沟通,一个建议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律踏实,善始善终

健康的身体是进行长期科研的基础,有时候灵感可能会在跑步中突然获得,要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做好每一件事情,从而养成自律踏实的好习惯,做一位让老师和同学们放心的研究生。

朱明月,2025级博士研究生

3C487

朱明月,交通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2025级博士研究新生。现任交通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硕士阶段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航“沈元奖章”、北航优秀学生兼职辅导员特等奖等荣誉。

欢迎各位新同学加入北航交通学院大家庭!在北航本研7年时光,我今年又一次变身新生,在这里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心得,共同努力,在新的学习阶段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敢选善择,拓展自我

研究生阶段的选择常伴未知,但抉择的过程正是成长的养分。我曾经尝试申美签,一个人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明确做辅导员和科研的时间分配问题,考虑自身情况选择坚持做了3年辅导员……希望大家理性判断、勇敢抉择,在试错中明确方向,打磨出清晰的未来规划。

身心同频,向阳生长

身心健康是前行的底气,遇到坎儿别慌,慢慢来总会过去。未来,很可能会面临好几个月实验、论文都没进展,遇到难题别钻牛角尖,别纠结过去的成绩,也别害怕刚开始的笨拙。从明天开始,我们又都是全新的!

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大家既能在学术里找到乐趣,也能在生活里收获温暖;既能 “仰望星空” 追逐梦想,也能 “脚踏实地” 过好每一天。

赵恺琦,2025级硕士研究生

D550

赵恺琦,中共党员,交通学院2021级本科生、2025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获各级科创奖项6项,参与发表论文4篇,专利已公布3项;先后担任学院分团委科技实践部部长、小班团支书等10余项社会工作;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航“沈元奖章“等荣誉30余项。

脚踏实地,不断探索

欢迎各位同学加入交通学院!还记得三年前分流进入交通,站在新的人生路口,我一度感到迷茫:“我想要什么样的交通生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相信很多同学也有这样的疑惑。面对疑惑,我选择脚踏实地,从眼前每一件事做起,并借助学院的广阔平台不断探索。大学仍要以学习为本,认真对待每门课、夯实专业基础永远是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勇敢探索——可以参与志愿服务温暖他人,加入“交通新语”、“交筑未来”等实践队走进社会,或通过STIP计划开展科创实践……迷茫不可怕,停滞才可惜。脚踏实地,不断探索,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在交通学院找到属于自己的“前20%“。

学以致用,尝试科研

知识贵在学以致用。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同学,不妨尝试提前接触科研,将所学知识用于科研工作。大二时我便开始自己的第一个课题,虽然很多专业课还没学,但“边学边用”反而让我对知识理解更深。学院STIP计划为本科生同学提前接触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积极关注。同时也要指出,虽然学院提供了完善的保障体系,但科研之旅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多时候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内生动力,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方能收获成长。

张延凯,2021级本科生,推免至清华大学

13CB4

张延凯,交通运输专业2021级本科生。本科三年90分以上课程72门,学年专业排名第一,辅修数学与应用数学二学位,获评宝钢优秀学生奖、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连续两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数学建模国赛二等奖等竞赛奖励及荣誉40项。发表3篇EI、1篇SCI Q1(均为一作),两项专利。担任小班班长、数分助教等10余项学生工作,带领集体获评校级公益实践先进班集体、优良学风班、十佳优秀宿舍等荣誉。

善用平台,实干成长

学院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与丰富资源,这是探索知识、提升本领的宝贵基石。希望同学们主动去了解自己喜欢的方向,多去探索,积极申请和投入科研项目。不要怕自己什么都不会,要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学习。在项目中不畏惧挑战,从基础操作学起,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唯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实干中不断试错、总结,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科研能力的成长与突破。

投身学工,协作共进

学工实践是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议大家主动参与学生会、社团、志愿活动等学工工作,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协调、分工合作。无论是组织一场活动,还是完成一项集体任务,都能让你在实践中锻炼策划能力、执行能力与应变能力。与同伴并肩作战、互帮互助,既能收获珍贵的友谊,也能在共同努力中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向成长。

强健体魄,学体平衡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高效学习、快乐生活的前提。希望同学们不要因学业繁忙而忽视体育锻炼,合理规划时间,将运动纳入日常。无论是跑步、打球,还是参与体育课程,规律的锻炼能帮助你缓解学习压力、保持精力充沛。做到学习与运动的平衡,不仅能增强体质,更能为单调的学习生活注入多彩活力,让你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校园里的每一份挑战与机遇。

看完四位学长学姐的分享,你是否收获满满,对未来的生活、学习、科研和学生工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规划呢?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祝愿同学们在交通学院能够充实、快乐、收获满满!

上一条:迎新·你好交通人 | 从迷彩到校园,走近交通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
下一条:交通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北京赛区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