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不同院校之间的学术探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10月20日,交通学院SY24133班组织同学前往北京交通大学,围绕空地协同、智慧高铁等领域进行了一场富有意义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班级精神风貌。

首先,来自SY24133班的聂子钦同学对智能车路系统的互操作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强调了该技术在提升交通系统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智能车与路网之间的有效沟通如何实现更加安全、顺畅的出行体验。此外,他还探讨了该技术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接下来,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张云翔同学分享了他关于低空经济的研究进展。他分析了低空经济的现状与发展潜力,指出随着无人机技术和eVOTL的迅速发展,低空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他提到,无论是在物流运输、城市管理,还是在应急救援等领域,低空经济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

之后,来自北航SY24133班钱书越同学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心得。他指出,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从容不迫的心态尤为重要。他认为,学术研究需要耐心与细致,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更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钱书越同学的分享让在场的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更加努力。

在活动的最后,北京交通大学硕2404班的班主任闫俊老师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了总结。闫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突破,更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他鼓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努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同学感想: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我对智能车路系统的互操作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技术的前景让我意识到,未来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合作,激励我继续在这一领域努力探索。
——赵飞扬
低空经济的讨论让我看到了新兴领域的无限可能。在交流中,我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期待未来能够参与相关项目,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