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我进入北航汽车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刘献栋教授,对汽车的振动与噪声控制与半主动控制悬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刘老师和其他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从对半主动悬架一无所知到学有所成,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电磁-流体耦合场有限元计算在磁流变减振器分析中的应用”。近三年的学习经历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北航"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学风校风以及当时重点宣传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也逐渐融入我的个性,并在毕业后成为自己的工作风格。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刘老师与实验室的单老师不仅在专业上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也时刻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他们严谨治学的专业态度与谦和的为人也成为我们日后学习与工作的榜样。在北航,我还结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上学时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浪",毕业后大家互相帮助,也经常在专业上互相切磋,通过各自所开发的产品一比高下。
2006年4月初,我通过论文答辩顺利毕业。告别北航,来到上汽自主品牌事业部---528项目组。到部门的第一天却先被浇了盆冷水,领导告诉我,我上学研究了3年的半主动悬架在公司的产品上还没有要应用的计划,我还得从最基础的零件设计开发做起。虽然半主动悬架一直到12年后的现在都没有开始大规模地应用在产品上,但是在北航读研期间打下的扎实的振动理论基础却让我在处理某车型上市之前突发的一个路噪问题时脱颖而出,快速解决问题确保上市。同时,作为第二作者在《汽车工程》发表论文《动力吸振器在解决车内路噪中的应用》。
随后,我从零件设计工程师转岗为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工程师与底盘架构开发工程师,并逐步成长为上汽乘用车在这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12年的工作中,先后获得上汽乘用车"杰出贡献奖",上汽集团"十佳青年标兵",并在2018年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在工作中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在北航汽车工程系学习期间打下的扎实理论基础,更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的熏陶与耳濡目染,感谢北航汽车工程系和各位老师同学为我的职业生涯打下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