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通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通告
仿生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沙龙首场讲座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15 点击量:

4月9日,仿生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沙龙”首场讲座成功举办,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Hoang-Vu Phan研究员受邀做题为Bioinspired aerial robotics: Pushing the limits of small drones的讲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和杭州校区三个线下会场共5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Hoang-Vu Phan研究员介绍了其参与研制的三种不同构型的仿生飞行器,它们的设计灵感分别源自昆虫和鸟类。LisRaptor是一种仿猛禽扑翼飞行器,通过扭转尾翼产生非对称升力和滚转力矩。这一机制使得LisRaptor不仅可以低速稳定盘旋,还可以完成高速急转弯。

另一种微型扑翼飞行器可以像甲虫一样展开和折叠扑翼。在起飞时,它可以被动展开扑翼起飞、并在着陆时或飞行过程中发生碰撞时迅速收回扑翼。

445D2

第三种仿生飞行器RAVEN拥有仿鸟双足机构,能够行走、跳上障碍物或者跳跃起飞,进而拓展了传统扑翼飞行器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场景。

45E02

这些仿生飞行器在机动性、环境适应性和狭窄空间穿梭性方面具有优势,开辟了诸如搜救、地形探测、野外观测、科教娱乐等大量潜在应用场景。

此次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外生物飞行与微型飞行器领域专家的合作,助力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力学、仿生工程等学科领域的高速发展,激发了校内外同学认识自然的兴趣与效仿自然的热情。

主讲人简介

Dr. Hoang-Vu Phan,2012 年和 2017 年获得韩国建国大学生物仿生和智能微系统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越南国立大学-胡志明市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目前,担任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高级博士后研究员,曾任韩国建国大学助理教授(2017年-2021年)。研究方向包括仿生飞行和多模态运动、扑翼设计和生物飞行的力学原理,在Nature、Science、Science Robotics等国际顶刊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是npj Robotics(Nature Portfoli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cro Air Vehicles和Aerospace等国际期刊编委。

学术沙龙简介

“仿生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沙龙”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联合发起并组织的公开学术讲座。讲座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力学、机械、化学、机器人、生物、控制等仿生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分享前沿科技进展以及研究成果,积极促进仿生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实力。

后续沙龙场次预告

2251F

欢迎全校师生持续关注,踊跃参与,与全球顶尖学者共话仿生科技未来!



下一条:“北航交通知行讲堂”第三季第二期主题论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