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Information centres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交通学院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斩获7项金奖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19 点击量:

日前,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落下帷幕,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共获得7项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创造了学院参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6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成果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2024年北京赛区比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承办,共吸引了15400个项目,参赛人数达86363人,大赛覆盖面、影响力均为历届之最。本届大赛目标为“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届竞赛中,我院学子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北京赛区,高教主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71C9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看看金奖团队的风采吧

主赛道

536EF

项目名称:云智安能——电池安全守卫者

参赛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成员:庄有田,杨思懿,熊梦宇,张熙宁,刘宇驰,叶青云

指导教师:杨世春,陈飞,曹耀光,张迎晨,闫啸宇

项目简介:电池火灾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清洁能源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监测存在感知弱,精度差,算力低的技术瓶颈,本团队研发三大核心系统,通过集成EIS采集系统,深度感知,无监督学习预警系统,算法创新,云端风险识别系统,算力拓展,使得系统诊断能力和预警能力大幅飞跃。目前,电池医生车端管理系统已经应用至比亚迪,也与宁德时代、华为等达成了合作意向,为我国发展清洁能源中的电池安全提供了解决方案。

1DBC5

项目名称智驭未来——多模态偏心转向驱动集成智能运载体

参赛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团队成员:赵婉彤、张存皓、张智勇、梁嘉琳、闫思言、王可心、张延凯、刘豆豆、吴雨蕊、杨高远、贾文君、王雨、赵唯至、王崑、刘睿霖

指导教师:董鹏、徐向阳、王书翰、刘艳芳、赵俊玮、郭伟、张迎晨

项目简介:“智驭未来”面向新型智能小车在非平整路面保持车身水平的需求,提出一款兼具灵活性、紧凑性、平稳性、优越避障性能的模块化智能移动平台产品。采用偏心轮+角驱动的思路,将偏心、转向、驱动集成一体,首次提出多模态偏心转向驱动集成智能运载体方案。产品在每个角模块的驱动部分布置轮毂电机,最高车速可达8.3m/s,运动载重可达80kg;使用定制旋转平台使小车实现四轮独立转向,可成功完成8+运动姿态;偏心轮使小车实现车高、轴距的调节,通过姿态自适应算法的开发,使小车被动自适应平衡,姿态稳定可控。团队专注于助力构建移动平台新蓝图,开创智能小车新时代。

877CD

项目名称灵动感知——精准AI识别与智能分析引领者

赛组别:研究生创意组

团队成员:张艺鸣,姚子宁,曾佳琦,武涤非,王忠尧,周思达,杨振龙,何傲涵,赵赛男,段朝钧,王思慧,孟波含,陈雨欣,王祚盛,陈泓铭

指导教师:柯鹏,郭祖博,张迎晨,张辉,杜锋,张荣荣

项目简介:灵动感知面向“体育强国”国家战略和“智能体育”的产业命题开发了针对面向各种体育项目的AI识别与分析系统,实现了对动作、姿态和的高质量识别,从定性、定量到定制化全方位评估每位运动员的特点,为运动员精雕技术动作提供精准服务。部分成果曾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并应用于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助力高亭宇获得冬奥速滑男子首金。

产业赛道

AD4BD

目名称:智隧先锋-隧道全生命周期智能安全运维引领者

团队成员:荆海滔、张帅杰、马帅、姚萱、刘戈、郭颖倩、武孝天、张艺鸣

指导教师:崔文杰、姚仰平、马丹阳、张迎晨

项目简介:智隧先锋项目面向“交通强国“战略,针对隧道全生命周期安全运维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自主研发了隧道全生命周期智能安全预警平台。该平台依托土的统一硬化(UH)本构模型在描述隧道周围复杂地质力学特性上的优势,自主开发了隧道高性能数值仿真软件,并通过融入机器学习、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隧道精细化建模与高效智能分析,为隧道全生命周期运维提供及时、准确的安全预警服务。项目团队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合作,将预警平台应用于实际隧道工程试点,全面助力隧道安全运维。

4EFD5

项目名称:安拓新能——“数据+机理+AI”融合预警技术平台

团队成员:张正杰,曹瑞,周思达,孙也凡,李志昆,张浩博,叶青云,张新凯,刘鑫,常柏桐,柴天星,王嘉洋,周新岸,金云涛,梁壮

指导教师:杨世春、闫啸宇、陈飞、周帆、张迎晨、郭祖博、谷萌

项目简介:动力电池“数据+机理+AI”融合预警技术平台通过引入先进的电化学分析、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电池状态的精准监测与故障诊断。基于大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电池使用与维护策略,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出了有效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确保电池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减少因电池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相关技术在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应用推广,经济和社会价值显著。

BB753

项目名称角驱智途——新型模块化汽车底盘开拓者

团队成员:张瀚凝,李俊青,赵沛燊,张大维,刘卓超,刘冰,左树淼,张艺鸣,姚坤,禾万亨,李艺超,褚淇泓,马浩杰,李凯峰,彭梓熙

指导教师:王书翰,董鹏,徐向阳,刘艳芳,赵俊玮,张辉,张迎晨,郭伟,赖俊斌,张荣荣

项目简介:角驱智途面向中国一汽所提出的“模块化新型底盘架构”产业命题,开发出角模块系统并完成了底盘集成设计与落地应用。项目提出集成“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的轮边角模块方案,开展单一机械接口底盘匹配设计,并面向角模块功能解耦特性开发整车多执行机构协同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角模块系统功能解耦差、角模块底盘集成性能弱与协同控制难的痛点问题。该解决方案获得中国一汽高度认可,同时成功与舜泰汽车、北汽福田以及吉利汽车达成合作并开展了相关落地应用与适配性开发。

1FCB2

项目名称:智联双行——新一代车路协同数字孪生平台引领者

团队成员:韩旭、吴思凡、丁延超、林椿眄、郎平、唐佳怡、余邕卓、袁成龙、黑玥琨、谢浩然、王奇、邵晨、徐子璇、陈妍妍、王铭乾

指导教师:田大新、段续庭、周建山、徐国艳、张迎晨

项目简介:智联双行面向“十四五”国家战略和“交通强国”的产业命题,以数字孪生赋能,借助先进的AI视觉方法、现代通信技术和多模态大模型算法,提出车路协同多模态融合感知方法、攻克全链路信息抗干扰传输技术、建立基于扩散模型场景还原算法,构建精准感知、可靠组网和虚实结合的新一代车路协同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感知、通信、场景联动一体化系统框架。该项目依托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创平台,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我国车路协同“双智”试点示范应用城市,推动我国车路协同技术进一步发展。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们辛勤付出的认可,也是对交通学院长期秉承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与评估。展望未来,交通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实践平台,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着力提升我院人才培养质量,践行卓越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希望交通学子们继续秉持“黄沙百战穿山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积极迎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并预祝大家在国赛中再创佳绩。



上一条:交通学院教师代表赴法国国立民航大学交流访问 深化适航人才国际化培养特色成效
下一条:明月寄相思,中秋共团圆 |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中秋慰问活动